Search

#關於自制與遵守常規的能力

週二首次挑戰帶兩個孩子搭客運去羅東,
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關於自制與遵守常規的能力

週二首次挑戰帶兩個孩子搭客運去羅東,
因為實在太久沒搭客運,
前一晚還詢問媽媽群組的大家相關經驗,
得知客運上可以吃東西瞬間安心許多,
(我們家兩個孩子有得吃就可以坐很久)

當天上車前還買了甜甜圈,
想說等等在車上可以當早餐吃,
開車沒多久,司機大哥就開始廣播:
「為了配合防疫,請全程務必戴著口罩,車上也禁止飲食。」

我就將伸進包包中準備要拿甜甜圈的手收了回來,
心想:「完了!要怎麼度過這一個小時...」
但,都上車了,也只能順其自然。

一開始孩子們還蠻穩定的,可能是第一次搭客運,
看看窗外風景,看看車上電視,
但,只維持了10分鐘。
之後唯可就開始躁動,吵著肚子餓,
我掙扎了一下,壓低聲音問:
「還是你們想吃甜甜圈?」
心裡想:如果是孩子吃應該沒關係吧!
而且我們坐在最後一排,車子後半部也沒坐人,
這樣的距離飲食應該是沒問題。

結果喬伊聽到立刻回我:
「可是剛剛司機說不能吃東西,口罩都要戴著!」

「對的,司機是這樣說沒錯。」
驚訝她記得如此清楚之外,
我也支持她選擇要遵守車上常規的決定。

不過唯可一聽到甜甜圈,就開始哭鬧吵著要吃,
喬伊再次告訴他說車上不能飲食,口罩要戴著。

「你肚子餓想吃甜甜圈是嗎?我知道了,剛剛司機有說車上不能吃東西,那怎麼辦呢?什麼時候可以吃甜甜圈呢?」我問他。
他想了一下說:「下車,吃!」
「下車再吃是嗎?好呀,那我們就下車後找地方吃甜甜圈囉!」

她點點頭,不再吵鬧,不過也只安靜了幾分鐘,
沒多久又開始躁動,擔心會影響到其他乘客,
所以拿出手機播放小小聲的故事給孩子們聽,
(再次慶幸車子的後半部沒有其他乘客)
就這樣平安順利的抵達羅東,度過這次關卡。

一下車,就在車站內找張椅子,
與孩子們一同享用甜甜圈,並窩窩心給他們:

「謝謝喬伊提醒我車上的常規,也謝謝你們能遵守車上常規,全程都繫著安全帶坐好,也都戴著口罩沒有拿下來,我覺得很感動也很佩服,同時看見你們有與環境共好的能力。」

-

與他人、與環境共好的能力無法立馬養成,
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
每到一個場域,
都會與孩子們確認該場域的規定是什麼,
並一同討論為何需要這樣的規定,
當孩子無法遵守與協調,
就代表無法與該場域的環境共好,
需要溫和堅定的帶孩子離場,等孩子準備好再進場。

我們曾經搭捷運的途中,孩子哭鬧要喝水,
因為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,
所以下車出站讓孩子喝水,
確認孩子需求滿足後再進站上車繼續搭乘。

也曾經孩子在美術館奔跑尖叫時,
溫和堅定的將孩子抱離展場,
等孩子調整好再進場參觀,
這樣的動作有可能看一個展就重複了2-3次。

我們也讓孩子參與制定家中的常規,
並一同討論設立這個規定的目的為何,
與孩子討論生活中各樣的大小事,
詢問「怎麼做我們都能感到滿意?」
與孩子一同學習共好的課題,你好,我也好。

這次事件,算是看到一直以來練習的小小成果,
孩子能遵守常規,這是一種自制的能力,
同時也代表著對成人以及規定的信任,

「雖然我無法立即明白為何有這項規定,但我相信這個規定對你對我都有益處,所以無論有沒有人看見,我都會遵守。」

成人有時很也難做到,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,
很常為了一時的方便而做出違反規定的行為。
(像是闖紅燈、喝酒開車、亂丟垃圾等等)

感謝孩子再次為我上了一課,
同時也認真思考是不是要買付兒童耳機以備不時之需XD

💡補充:帶孩子搭乘交通工具我們家採用漸進的方式,與孩子一同慢慢練習。我個人心中對於交通工具的難易度:捷運<公車<火車<飛機<客運,主要是以「能不能離開座位?」「方不方便下車?」「時間長短?」作為評分標準,無法離開座位、無法下車、時間較長的挑戰會比較高,建議可以從低難度的慢慢往上挑戰。

💡補充:常規與界線是不一樣的,界線通常沒有彈性,而常規可以保有彈性。界線是沒得談,在我們家,界線跟生命安全有關連,像是過馬路需要牽手,不牽手就不過馬路。而常規則像是吃飯要吃多久?玩具要收多久?刷牙順序、車上聽音樂的順序等等,能有討論的空間。一個家中如果界線越多,越容易引發親子衝突,可以試著想想看自己在食衣住行上的界線有哪些,而有這樣限制的原因為何?同時哪些是可以有點彈性,將課題分離,試著將共同課題與孩子討論,一同制定家中常規。

#阿德勒正向教養
#培養孩子的自制與自律


Tags:

About author
合作邀約請洽 超級媽咪SuperMami 經紀 Bonnie Chuang Tel:02-7729-4028*368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 內容媒體授權請洽 內容經營經紀 Alfred 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嗨,我是口羊太太 陪你一起療育兒 :) 我的副業: 北美與台灣阿德勒協會認證 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 我的本業: 家庭CEO 兩個孩子的媽
View all posts